【中華百科全書●海洋●莫荷鑽探】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海洋●莫荷鑽探</FONT>】</FONT></STRONG></P> <P><STRONG>莫荷鑽探,係在莫荷計畫中,科學家們欲從海洋地殼較薄之處打鑽,穿過地殼而能鑽到上部地函。</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該計畫是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所支持,在夏威夷附近四千五百七十二公尺的海底,要鑽過五一八一‧六公尺的岩層。</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一鑽探計畫分成兩個階段。</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當地球科學家們希望能直接獲得地函內之物質以研究其成分、形成年代及其成因,藉以了解地球本身。</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因此,一群美國的地球科學家們在西元一九五七年訂定一個目標,要鑽過莫荷不連續面以達上部地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和國家科學基金會之支持下,這個計畫之第一階段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進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一階段,也包括在加州外海之海面上,從一特殊定位的船上,在三六五七‧六公尺之海底鑽數百公尺的岩層,以試驗石油公司所提供之海上鑽井設備,是否可在如此深的海底下鑽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結果發現這個計畫是可以繼續進行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因此,第二階段始自於一九六二年三月,在一工業組織的支持下,從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五年廣泛的研究、發展及試驗在深海要鑽過莫荷不連續面所會遭遇的各種的複雜問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因而建立了一個成功的鑽探系統。</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首先必須在海上建立一絕對穩定的平臺,該平臺的設計和試驗,可說是在海洋工程上的一個突破,該平臺試驗結果在七‧六二公尺的浪高及三十節的風速上,仍可保持穩固。</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同時該鑽井平臺的設計,是可以自動推進的,使之在海面上,可以最小的起伏來移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但是這一平臺及其相關的複雜系統,實際上並未完成,而且在海底下之鑽探,最深鑽到一層堅硬無比的燧石層,在無法鑽通此燧石層之情形下,此一計畫於一九六六年即告結束。</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陳民本)</STRONG></P>
<P><STRONG></STRONG> </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962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