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社會●合作】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社會●合作</FONT>】</FONT></STRONG></P> <P><STRONG>合作(Cooperation),是指兩個以上的人或團體,彼此聯合行動,以達成其需要的共同目標而言。</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社會學者稱之為社會互動的一種形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人類的社會發展,從遠古到現代,團體間的合作,為一重要條件。</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十九世紀,達爾文的適者生存學說,偏重於生活的競爭。</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而克魯泡特金的互助論,為社會發展的基礎,不為達爾文主義者所同情。</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互助即是合作,其意義是相同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人類沒有合作,不能相互結合,即不能達成共同的利益。</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合作的方式,可分直接合作與間接合作兩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直接合作是人們對於共同所嗜好的事物,採取群體行動,如一起遊戲、一起討論,一起勞作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特點在一人所不能單獨完成的工作,必須聯合他人共同為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間接合作是為同一目標,而各人做不相同的活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例如現代的分工制度,是間接合作的具體表現。</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家庭、工廠、政府、科學研究等,都是以分工合作達成共同目標的事實。</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種合作的起因,是為了生存的需要與社會的安寧而產生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現代的社會團體與國際關係日益擴大,一方面因利益衝突,互相對抗。</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但另一方面因事業關係,不能不彼此合作,增進了解。</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人類合作的範圍,自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史無前例的擴展,可以說是促進友誼與和平的基礎。</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張鏡予)</STRONG></P>
<P><STRONG></STRONG> </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815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