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動力學】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團體動力學</FONT>】</FONT></STRONG></P> <P><STRONG>GroupDynamics</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團體動力學是一門研究團體結構與機能的學門,特別是針對3至36人小團體的心理研究。</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研究的主題包括團體內的調適、緊張、衝突與凝聚等變化模式,此外也探討團體與團體間的變化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團體動力學屬於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題的一支。</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團體動力學由勒溫(KurtLewin)所創建,最初研究的重點是針對人類團體活動運作的動力模式,從事理論性的分析與實地性的研究。</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勒溫於1945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設立第一個團體動力學研究中心(ResearchCenterforGroupDynamics)。</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然而,勒溫在團體動力學上的著述並不多。</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所謂的團體,只要有2人以上的組合即可稱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團體一般可分成3種類型:(一)聚合性團體(GregariousGroup):指因空間距離的接近,使一群人集結形成一個異於其他人的群體。</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例如排隊看電影的人,聽演講的社會人士,在圖書館看書的讀者。</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些人彼此之間並無互動的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類別性團體(CategoryGroup):一群具有相同類別或特徵,可被視為一類的群體。</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例如男人、女人、大學生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功能性團體(FunctionalGroup):當上述2種團體的人或2人以上,具備有某種共同心態,願遵守某一組織明確且定義清晰的角色系統及規範,為達成共同目標而產生互動及影響行為時,則稱此集合體為功能性團體。</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例如學會、公司或社團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團體動力學嘗試探究使團體發生互動的社會力,並經由對社會力的分析與了解,分析團體成員的動機,成員對團體的期望,成員彼此關係的結構,團體成員公開的行為與非公開行為的差異,團體成員是否控制個人的參與,成員的溝通是否受到壓抑,或團體的目標是否清楚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團體動力學也探究不同團體中,不同領袖行為的研究,例如民主的,獨裁的,或放任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恐慌與挫折對有組織與無組織團體的影響;</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團體決策如何影響執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團體中角色的問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競爭性團體與合作性團體的比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非正式性團體中社會溝通的問題等。</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次大戰後,團體動力學的發展朝向3個方向發展:(一)將團體動力學視為一種與團體組織及溝通方法來研究:較強調民主的領導,共同參與決策,利用團體合作方式,以獲取社會及個人的利益;</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將團體動力學視為一種技術:經由小組討論,團體決策及角色扮演的運用,發展個人及改善人際關係;</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視團體動力學為一研究領域:研究獲取有關團體的性質與發展法則,及團體與個人,團體與團體,團體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知識。</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