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率】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相關率</FONT>】</FONT></STRONG></P> <P><STRONG>RelevanceRatio</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相關一詞係代表資訊系統(包括圖書館與資訊檢索系統)使用者,對於系統內的某些文獻所作的價值判斷。</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通常為了了解整個資訊系統的功能如何,評估人員常用兩個相關率來衡量:一為回現率(RecallRatio),一為精確率(PrecisionRatio)。</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回現率想了解一個資訊檢索系統內,能檢索到的相關文獻數目,占這個資訊系統內相關文獻總數(包括檢索到與未檢索到)的比率。</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算法如下:精確率則想了解一個資訊系統內,檢索到的相關文獻數目,占檢索到文獻的總數(包括相關與不相關)的比率。</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算法如下:舉例來說,一個研究人員想進行圖書館員耗盡(Burnout)的研究,他初步檢索的結果有100篇,評估的結果,他發現只有30篇才是他所需要的圖書館員耗盡的研究。</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時的精確率即為一般而言,檢索出來的文獻的相關性如何,只有讀者才是最合適的判斷者。</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篇文獻對甲研究人員可能不相關,但對乙研究人員卻可能極為相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因此相關性通常不是檢索員(Intermediary)所能判定,而必須由找尋資料的當事人來取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