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原融化將導致嚴重後果 改變地球自轉】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南極冰原融化將導致嚴重後果 改變地球自轉</FONT>】<BR></FONT></STRONG></P><STRONG><P><BR><BR> </P>
<P align=center><BR></STRONG></P>
<P><STRONG>據加拿大媒體報導,近日,科學家稱:氣候日益變暖,南極洲西部的大冰原大範圍融化和崩塌將會使大量的水流向北半球,更嚴重的後果是地球自轉軸將偏移500米,從而引發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 </STRONG></P>
<P><STRONG> <BR>多倫多大學地球物理學家傑裏-米特羅維察(Jerry Mitrovica)領導了一個研究小組,近日對南極冰原融化情況進行電腦仿真實驗時發現,其冰層的融化速度正在急速加劇。</STRONG></P>
<P><STRONG> <BR>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 學》雜誌上,報告稱:由於氣候變暖海洋水溫升高,巨大的冰層將會融解甚至崩塌,如此沉重的冰原崩塌極有可能急劇地改變地球的自轉軸,南北極將移動約50公 裏。 </STRONG></P>
<P><STRONG> <BR>米特羅維察接受採訪時說:“從華盛頓到溫哥華一帶的沿海區域的海平面將上升至 少6米,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大部分地區、加拿大沿海、太平洋沿岸的低窪地區都將被淹沒。加拿大和美國沿海區域不可能不上升最少6米。”</STRONG></P>
<P><STRONG> <BR>他和他的同事強調,西南極洲冰原的崩塌必須引起極大關注,雖然並非迫在眉睫,可能在幾個世紀內也不會發生。</STRONG></P>
<P><STRONG> <BR>報告合著者之一,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彼得-克拉克 (Peter Clark)稱:“我們的研究發現提醒您最好為海平面的上升做好準備,而且最好預想海平面有可能升得更高,那您做的準備將會更充分。” </STRONG></P>
<P><STRONG> <BR>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估計冰原崩塌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大約5米。</STRONG></P>
<P><STRONG> <BR>米特羅維察和他的同事稱,這一數字只是說明整個地球的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高度。</STRONG></P>
<P><STRONG> <BR>5米的估算其實忽略 了幾個主要因素,比如重力的作用,地球自轉的改變以及冰原所處的位置。 </STRONG></P>
<P><STRONG> <BR>南極大冰原融化後果嚴重。</STRONG></P>
<P><STRONG> <BR>首先,當大冰原融化時,在海洋強大的引力作用下融化 的冰水將流入北美洲;其次,現在冰原的重量壓著它們下面的土地,如果融解了,崩塌了,下面的土地將會出現反彈,導致地球的自轉軸偏移約500米,還會使南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水流向北美和南印度洋。</STRONG></P>
<P><STRONG> <BR>除了洪澇,大冰原融化還將造成海岸侵蝕速率的加快,風暴的頻繁以及地下水的鹽化。所以,諸多海岸城市需要做好海平 面大幅升高的準備。 </STRONG></P>
<P><STRONG> <BR>冰原覆蓋著南極洲的大部分地區,高於海平面2000米,同時發揮著地心引力的 重要作用,將水引向重力的方向,就像太陽和月球引力引發潮汐一樣。</STRONG></P>
<P><STRONG> <BR>加上冰原是朝上的,如果崩塌,水流向北半球,南極洲的海平面實際上會下降。</STRONG></P>
<P><STRONG> <BR>北美的人將看 到海平面上升了6.3米,比氣候變化專門委員原先估計的要高出25%。 </STRONG></P>
<P><STRONG> <BR>米特羅維察警告道:北美將遭受三重打擊。海平面的上升還可能會受其他冰原地 區的影響,如果算上巨大的格陵蘭冰原融化,情況將更複雜,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將遭受不同的影響。</STRONG></P>
<P><STRONG> <BR>這是一份警醒地球人的報告,我和我的同事做了這麼多觀察研 究,目的是希望人們採取一切措施減少冰原的消融,而不僅僅是算還會有多少水流入海洋。 </STRONG></P>
<P><STRONG> <BR>海洋變暖的速度越快,冰原大融化的危險就越大,所以減緩氣候變暖和海洋變暖是重中之重。</STRONG></P>
<P><STRONG> <BR>現在拯救大冰原就是拯救我們的地球。</STRONG></P>
<P><STRONG> <BR>米特羅維察和他的學生娜塔莉婭-戈麥斯(Natalya Gomez)正進一步地觀察加拿大海岸線在不同的冰川融化下會受到多大的影響。</STRONG></P>
<P><STRONG> <BR>引用:</STRONG><A href="http://tw.myblog.yahoo.com/jw!2d2.F.GQAg7AxSd7fyJFgYVK/article?mid=6362"><STRONG>http://tw.myblog.yahoo.com/jw!2d2.F.GQAg7AxSd7fyJFgYVK/article?mid=6362</STRONG></A></P>
<P> </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