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2818 發表於 2012-9-14 22:31:53

【丹溪心法 卷三 吞酸53】

<P align=center><B><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丹溪心法 卷三 吞酸53</FONT>】</FONT> </P>
<P>&nbsp;</P>
<P>&nbsp;</P>吞酸(附噯氣)
<P>&nbsp;</P>吞酸者,濕熱鬱積於肝而出,伏於肺胃之間,必用 食菜蔬自養。
<P>&nbsp;</P>宜用炒吳茱萸, 順其性而蒼朮、茯苓為輔佐。
<P>&nbsp;</P>冬月倍茱萸,夏月倍黃連,湯浸炊餅,丸如小丸吞之。
<P>&nbsp;</P>仍教以 食蔬菜自養,即安。
<P>&nbsp;</P>戴云︰濕熱在胃口上,飲食入胃,被濕熱鬱遏,其食不得傳化,故作酸也。
<P>&nbsp;</P>如穀肉在器 ,濕熱則易為酸也。
<P>&nbsp;</P>入方 茱萸(一兩,去枝梗,煮少時,浸半日,晒乾) 陳皮(一兩) 蒼朮(米泔浸,一兩) 黃連(二兩 陳壁土炒,去土秤) 黃芩(一兩,如上土炒) 或加桔梗一兩,茯苓一兩。
<P>&nbsp;</P>上為末,神曲糊丸,綠豆大。
<P>&nbsp;</P>每服二三十丸,時時津液,食後服。
<P>&nbsp;</P>〔附錄〕吞酸,與吐酸不同,吐酸《素問》以為熱,東垣又為寒,何也?吐酸是吐出酸。
<P>&nbsp;</P>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鬱積而久,濕中生熱,故從火化,遂作酸味,非熱而何?其有鬱之久,不能自涌而出,伏於肺胃之間,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鬱,而酸味刺心,肌表溫暖,腠理開發,或得香熱湯丸,津液得行,亦可暫解,非寒而何?《素問》言熱,言其本也;東垣言寒,言其末也。
<P>&nbsp;</P>附方曲朮丸 治中脘宿食留飲,酸,蜇心痛,或口吐清水。
<P>&nbsp;</P>神曲(炒,三兩) 蒼朮(泔浸炒,一兩半) 陳皮(一兩) 上為末,生薑汁煮神曲糊為丸。
<P>&nbsp;</P>每七十丸,薑湯下。
<P>&nbsp;</P>加味平胃散 治吞酸或宿食不化。
<P>&nbsp;</P>生料平胃散加神曲、麥芽炒,各半錢,朮、朴不製。
<P>&nbsp;</P>上生薑三片,水煎五錢服。
<P>&nbsp;</P>噯氣 胃中有火有痰。
<P>&nbsp;</P>入方 南星 半夏 軟石膏 香附 ( 一本有炒梔子 ) 上作丸,或作湯服之。
<P>&nbsp;</P>蓋胃中有鬱火,膈上有稠痰故也。
<P>&nbsp;</P>軟石膏丸亦不可服,本方痰條下云︰噫氣吞酸,此系食鬱有熱,火氣沖上,黃芩為 君,南星、半夏、陳皮為佐,熱多加青黛。 </B>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丹溪心法 卷三 吞酸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