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衡醫案-傷寒病少陰陰極似陽證二】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吳佩衡醫案-傷寒病少陰陰極似陽證二</FONT>】</FONT></STRONG></P><P align=center> </P><B><FONT size=4>原雲南省某醫院院長秦××,住昆明市小南門內繡衣街,有獨子名念祖,年十三歲,患傷寒重證,發熱二十餘日 不退。
<P> </P>秦精於西醫,對其子曾以多種針藥施治,未效。
<P> </P>又邀約徐、應等數位西醫同道會診,均斷言無法挽救。
<P> </P>後由秦之門生李××君推薦,邀余於1948年1月7日前往診視。
<P> </P>患兒已發熱不退二十餘日,晨輕夜重,面色青黯,兩顴微發紅,口唇焦燥而起血殼,日夜不寐,人事不省。
<P> </P>呼吸喘促,時而發迷無神,時又見煩亂譫語,兩手亂抓有如撮空理線。
<P> </P>食物不進,小便短赤,大便已數日不通,舌苔黑燥,不渴飲,喂水僅下嚥二、三日,多則不吮。
<P> </P>脈象浮而空,重按無力。
<P> </P>此係傷寒轉入少陰,陰寒太盛,陰盛格陽,心腎不交,致成外假熱而內真寒之陰極似陽證。
<P> </P>外雖現一派燥熱之象,內則陰寒已極,逼陽外浮,將有脫亡之勢。
<P> </P>法當大劑扶陽抑陰,回陽收納,交通心腎,方可挽回,若誤認熱證,苦寒下嚥,必危殆莫救。
<P> </P>擬方白通湯加上內佳主之。
<P> </P>附片<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250">250</SPAN>克乾薑50克 蔥白4莖上肉桂15克(研末,泡水兌入) 處方之後,秦對中醫藥懷有疑慮,見此溫熱大劑,更不敢用,且對余說,他還有一特效辦法,即抽取一傷寒病剛愈患者之血液輸給病兒,可望有效。
<P> </P>殊料是日輸血後,身熱尤甚,腹痛呻吟不止,更加煩亂譫語。
<P> </P>至此,秦已感到束手無策,始將余所擬方藥煎湯與其子試服。
<P> </P>當晚服後,稍見安靜,得寐片刻,面部青黯色稍退而略潤,脈象不似昨日之空浮,煩躁譫語稍寧。
<P> </P>但見欲寐愈甚,現出少陰虛寒本象,又照原方煎服一次。
<P> </P>1月8日複診,熱度稍降,唇舌已較潤,煩亂止。
<P> </P>但有時仍說昏話,曾嘔吐涎痰一次,仍以白通湯加味扶陽抑陰,交通心腎兼化氣行水主之。
<P> </P>附片<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300">300</SPAN>克 乾薑30克 茯苓30克 上肉桂15克(研末,泡水兌入) 蔥白4莖上方服後,當晚整夜煩躁不寧,不能入寐,秦君為此又生疑似,次日促余急往診視,見到正用硼酸水給患兒洗口。
<P> </P>詳查病情,脈稍有力,熱度較前稍降,神情淡漠,不渴飲。
<P> </P>斷定此係陰寒太盛,陽氣太虛,雖得陽藥以助,然病重藥輕,藥力與病邪相攻,力不勝病,猶兵不勝敵。
<P> </P>雖見煩躁不寧,乃藥病相爭之兆,不必驚疑,尚須加重分量始能克之,擬用大劑四逆湯加味治之。
<P> </P>附片400克 乾薑150克 上肉桂20克(研末,泡水兌入) 朱衣茯神50克 炙遠志20克 公丁香5克 生甘草20克 此方藥力較重,為救危急,囑煎透後一小時服藥一次。
<P> </P>當天下午五時又診視之,病勢已大松,煩躁平定,人已安靜,小便轉較長。
<P> </P>病有轉機,是夜叉照原方連進,大便始通,瀉出醬黑稀糞三次,發熱已退去大半,煩亂譫語已不再作,且得熟寐四、五小時。
<P> </P>10日清晨,脈浮綏,唇舌回潤,黑苔退去十之六、七,身熱退去十之八、九,大有轉危為安之象。
<P> </P>照第三方加西砂仁10克蒼朮10克吳萸8克治之。
<P> </P>11日複診。
<P> </P>大便又暢瀉數次,其色仍醬黑。
<P> </P>身熱已退淨,唇上焦黑血殼已脫去,黑苔更見減少,津液滿口。
<P> </P>日夜一個對時大便共泄瀉十餘次,秦君夫婦為此耽心害怕,認為有腸出血或腸穿孔的危險,每見其子排瀉大便,即流淚驚惶不已。
<P> </P>余當即詳加解釋,良由寒濕邪陰內盛,腹中有如冰霜凝聚,今得陽藥溫化運行,邪陰潰退,真陽返回而使冰霜化行。
<P> </P>所擬方藥,皆非瀉下之劑,其排瀉者為內停寒濕污穢之物,係病除佳兆,邪去則正自能安,方保無虞。
<P> </P>於是,病家疑慮始減,繼續接受治療。
<P> </P>仍以大劑溫化日夜連進。
<P> </P>附片400克 乾薑80克 上肉桂20克(研末,泡水兌入) 西砂仁10克 茯苓50克 苡仁20克 蔻仁8克 甘草30克 12日診。
<P> </P>服藥後大便又瀉十餘次,色逐漸轉黃,小便已 較清長,黑苔全退,尚有白滑苔,食思恢復,隨時感到腹中饑餓而索求飲食。
<P> </P>因傷寒後期,陽神未復,脾胃亦虛,須當注意調攝,以防食復、勞復等證發生,只宜少量多餐,繼擬下方調治。
<P> </P>附片400克 千薑80克 上肉桂20克(研末,泡水兌入) 西砂仁10克 口耆30克 炙甘草20克 元肉30克 13日診。
<P> </P>大便僅瀉二次,色黃而溏,唇色紅潤,白滑苔已退淨,神識清明,食量較增,夜已能熟寐,脈靜身涼,大病悉退,但陽神尚虛,形體瘦弱,起動則有虛汗而出,遂擬黃耆建中湯加桂附調理之。
<P> </P>附片300克 黃耆80克 桂尖20克 , 杭芍30克 炙甘草20克上肉桂20克(研末,泡水兌入) 生薑30克 大棗4枚 飴糖30克 (烊化兌入) 14日診。
<P> </P>脈沉緩而有神,唇舌紅潤,大便瀉利已止,小便清長,有輕微咳嗽,腹中時或作痛,擬四逆湯加味治之。
<P> </P>附片300克 乾薑<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100">100</SPAN>克 北細辛8克 上肉桂11克(研末,泡水兌入) 廣陳皮10克 法夏10克 甘草10克 15日診。
<P> </P>咳嗽、腹痛已止,唯正氣尚虛,起臥乏力,繼以四逆湯加參、耆作善後調理,服五、六劑而愈,其後體質健康如常。</FONT></B>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