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道德經第五十六章心得】
<B><P align=center><FONT size=5>【<FONT color=red>學習道德經第五十六章心得</FONT>】</FONT></P>
<P> </P>在未聽老師講解前,我對本章之解釋如下:
<P> </P>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P> </P>洞悉了解者非說與講,學說或言論者非洞悉了解。
<P> </P>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P> </P>推卸他的交換,關上合上他的要點或方法或關鍵,失敗他的靈敏,見識看法他的雜亂,連同他的時間,聚集他的蹤跡或事跡。
<P> </P>是謂玄同。
<P> </P>事情稱呼深遠奧妙一樣沒有差異。
<P> </P>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P> </P>所以未能夠獲取卻接近,未能夠獲取卻使暢通。
<P> </P>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P> </P>未能夠獲取卻好處與益處,未能夠獲取卻關鍵與要地。
<P> </P>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P> </P>未能夠獲取卻身分尊高,未能夠獲取卻價格低廉。
<P> </P>故為天下貴。
<P> </P>所以當作時間裡面重視。
<P> </P>2012年7月24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P> </P>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P> </P><FONT color=red>洞悉了解者未所說的話,所說的話者未洞悉了解。</FONT>
<P> </P>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P> </P><FONT color=red>阻隔不通他的交換,停止結束他的要點或方法或關鍵,壓制他的氣勢,免除他的眾多而雜亂,連同他的時間,聚集他的蹤跡與事跡。</FONT>
<P> </P>是謂玄同。
<P> </P><FONT color=red>事情稱呼不可靠與不實在的一樣沒有差異。</FONT>
<P> </P>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P> </P><FONT color=red>所以未能夠可以至接近,未能夠可以至不親近。</FONT>
<P> </P>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P> </P><FONT color=red>未能夠可以至順利,未能夠可以至關鍵<FONT color=black>與要地</FONT>。</FONT>
<P> </P>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P> </P><FONT color=red>未能夠可以至身分尊高,未能夠可以至輕浮不自重。</FONT>
<P> </P>故為天下貴。
<P> </P><FONT color=red>所以是時間裡面價值高的。</FONT>
<P> </P>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P> </P>本章以非常直白方式告訴我們,懂與不懂的差異所在,懂者要如何去應對那些不懂而裝懂者的方法,並總結告訴我們不懂而裝懂者的六個不可得情形。
<P> </P>文章一開始就闡明真正懂得時間裡面程序法則的人是不肯講清楚說明白其程序法則的關鍵所在,而那些喜歡講的人卻又不能講清楚說明白這套時間裡面程序法則的起源與依據何在。
<P> </P>為何會呈現這樣呢?
<P> </P>因為時間裡面程序法則雖然是有規律可循,有依據可考,但是其是一門包含深澳之理的深澳運行程序,想要學習者如果沒有基本的理論基礎,沒有基本的認知態度,沒有基本的邏輯推理思維,沒有基本的常識,那麼不論傳道者如何艱辛播撒知識的種子,在那想要學習者貧瘠土地上如何也無法長出茁壯的禾苗。
<P> </P>這套學術是天地自然運行之理,其威力無窮,所以不是一般人所想能擁有就可以擁有的,非有緣有份者根本就不可能真正領悟其精髓之所在。
<P> </P>沒有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沒有正確的學習態度,沒有下恆心去提升自己基本認知能力,如何能學習懂呢?
<P> </P>試想,天天在說八卦,而不知道八卦是何物?
<P> </P>天天在說64卦,連64卦的卦名都說不出?
<P> </P>天天在說24山,連24山是什麼模樣都不知?
<P> </P>天天在說24節氣,連24節氣是如何區分也不知?
<P> </P>天天在說吉與凶,連吉與凶的依據何在也不知?
<P> </P>天天在說九宮,連九宮為何要平衡也不知?
<P> </P>…… <BR><BR>這樣一些基本的常識都不能了解,自然當老師的也就無法說了,也就無法教了,正如我們平時所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是一樣的道理,文章一開始就說知者不言,並不是懂者真正了解者不想說,是因為無從說起,是因為說了聽的人也無法聽懂,所以才不言也,就像達摩祖師電影裡所描述的那樣,那些佛門弟子要他講經,但達摩一句都沒有說就走了,因為他已經看到他們那些人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不是真想求知求識者,所以無語拂袖而離去。
<P> </P>但縱觀那些自認懂者,雖然其也願意說,但說不到點子上,說不到關鍵竅門之處,說不出依據何在,只能拿自己是誰的傳人來搪塞別人,其所說根本就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登不了大雅之堂。
<P> </P>因此想要學習者一定要洞悉此中要義,不然自己也會變成像文中所說的那種言者,或者自己沒有認知能力,只有被這些能言者而不真懂學術者所欺騙,真是如斯,豈不是很悲哀嗎?
<P> </P>人生苦短,良時美景,縱然即逝,我們有幸來到這個世間,就要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鍛鍊與學習機會,能在明師的指導下,亦步亦趨,知其對的話才去說,知其對的事才去行,在不斷修正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減少錯誤,想清楚弄明白,逐一克破難關,最終達到成功之彼岸。
<P> </P>緊接文章告訴我們六個方法如何去識別那些不懂而又裝懂的人。
<P> </P>方法一就是要找出他錯誤依據之處來阻斷他的交換。
<P> </P>方法二就是要讓結束他錯誤的要點與方法。
<P> </P>方法三就是要讓他停止胡說八道。
<P> </P>方法四就是要打擊他的氣勢,不能讓他得意洋洋。
<P> </P>方法五就是要找到他的時間矛盾點。
<P> </P>方法六就是要歸納總結出他錯誤的規律依據之處。
<P> </P>這六個方法就是我們識別不懂得者的總綱,也是我們學習者必須要掌握的關鍵竅門,合理運用這些方法提升自己的鑑別力。
<P> </P>雖然作者提出的這六個方法是為了識別不懂者並要如何去應對,但也是我們學習者在學習時要借鑒的方法,我們自己要找出自己現在學習時所遇到的困難之處,要知自己為什麼不能明白理解之因,針對自己之不懂而修正自己的學習方法,修正自己以前錯誤的認知與學習方法,一定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該杜絕的要堅決杜絕,該禁止的要堅決禁止,要常思自己所理解的,要把這些自己已經真懂之處達到舉一反三之目的,因能知道多少就說多少,如果自己沒有能正確理解其依據之所在就不要打胡亂說,如果認為自己已經懂了的就不沾沾自喜,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找出自己矛盾點,合理運用自己學習時間,善於歸納總結經驗,達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P> </P>文章繼續用六個不可得來闡述不懂者所呈現的結果,讓我們學習更進一步知道其錯誤之因。
<P> </P>如果有人認為他已懂,那麼我們就要問他是通過什麼方式學習到這門學術的,如果他不能說他能達到這門學術的方式為何,這說明其學術學理根本不真。
<P> </P>如果有人認為他已懂,並且他認為自己沒有師承何人,是自己看書或者無意中領悟的,那麼我們就要問他為何臻理沒有傳承方式呢?
<P> </P>如果沒有明師指點,如果沒有心傳口授,這麼高深的學術能悟明白嗎?
<P> </P>如果有人認為他已懂,那麼我們就要問他如何才能達到吉祥順利的居家環境,如果他連基本正常家庭環境基本要件都不懂,那如何能使人呈現吉呢?
<P> </P>如果有人認為他已懂,那麼我們就要問他達到發富的關鍵為何,其理由是什麼,如果他不能回答出理由何在,那麼他使用的方法我們能相信嗎?
<P> </P>如果有人認為他已懂,那麼我們就要問他達到身分尊高的條件是什麼,呈現位高權重的方法是什麼,依據何在,如果他不能說出正確的方法,那麼我們也不能相信他說發貴之方法。
<P> </P>如果有人認為他已懂,那麼我們就要問他一個家庭為何會出現敗家子,為什麼會呈凶,其理由何在,如果他不能說出正確的理由,那麼我們憑何要相信他說的一切呢?
<P> </P>如果這些問題都不能回答清楚說明白,這說明他所說根本就不可靠或者不實在,一切都是假的,是他沒有真正懂得時間裡面學術的程序法則,因為懂得者自然能知道時間是檢驗所有事情的唯一依據,所以文章才說天下貴,因為知道時間程序法則,自然就能知道挨星原理,如果連這個最基本的道理都不知道,如何能道清楚講明白呢?
<P> </P>如何能知道萬物之興衰更替法則呢?
<P> </P>如何能知道讓這個空間萬物之靈的人之吉凶呢?
<P> </P></B>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