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糞便發電 泰打造零碳綠能村】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用糞便發電 泰打造零碳綠能村</FONT>】</FONT></STRONG></P><P> </P>
<P><STRONG><SPAN>更新日期:<Q><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2010">2010</SPAN>/09/10 00:07</Q></SPAN> 陳玫伶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泰國政府借鏡德國雲德(Juehnde)綠能村的案例,準備發展能源自給自足的節能社區聚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根據《曼谷時報》報導,泰國目前的綠色能源產量佔總需求量的5%,政府設定<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202">202</SPAN>0年時,再生能源要達到總能源消耗量的20%。</STRONG></P>
<P><BR><STRONG>泰國能源政策及規劃辦公室(Energy Planning Policy <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Office">Office</SPAN>, EPPO)主任哲普拉迪特古表示,泰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出口產業的國家,針對政府的組織架構與經濟型態作些微調整,農村具有很高的發展潛質。</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我們對德國雲德村很感興趣,但是它並不是完全整合的系統,不像清邁大學在南奔(L<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amp">amp</SPAN>oon)幫忙發展牛隻的液態糞便。」他說。</STRONG></P>
<P><BR><STRONG>位於德國西北部的雲德所發展的能源發展方式堪稱世界第一。運用糞便和農業廢料作為再生能源站的原料,轉化的電力可以賣給南薩克森的哥庭根(Gottingen)地區鄰近的高功率電網。</STRONG></P>
<P><BR><STRONG>創始階段路難行對個性嚴謹的德國人來說,雲德村發展一開始並不順利。</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它是哥庭根大學(<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University">University</SPAN> of Gottingen)的研究產物。</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大學在<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200">200</SPAN>1年時發展,遂在鄰近地區選定雲德村作為標的村落。</STRONG></P>
<P><BR><STRONG>村落發言人帕芬霍爾茨(Gerd Paffenholz)說:「這個計畫開展得很不容易,當大學提出這個方案時,我們並沒有答應或拒絕,對我們只有750位住民來說,530萬歐元(約新台幣2億元)的經費甚是龐大。由於經費不足,即使當我們同意這個方案,也花了5年才啟動運作。」</STRONG></P>
<P><BR><STRONG>透過村民的合作,計畫經費首先募得70萬歐元(約新台幣2,846萬元),並向銀行貸款了330萬歐元(約新台幣1億3,<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400">400</SPAN>萬元)後,經費仍短缺150萬歐元(約新台幣6,<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100">100</SPAN>萬元),所幸最後由歐盟政府位於南薩克森的哥庭根農業部贊助。</STRONG></P>
<P><BR><STRONG>雲德村發展計畫終於獲得再生能源法(Renewable Energy Act)護航,於2004年啟動,政府單位決定撥款補助再生能源發展。</STRONG></P>
<P><BR><STRONG>無虧損的綠能源運作初期,村落中所有家戶同意每戶出資5千歐元(約新台幣20萬元)作為投資,其中包括熱水管線的規劃與裝設。相關人士後續組成公司運作,涵蓋一座230萬歐元的沼氣站、70萬歐元的加熱站、150萬歐元的熱水供應網絡,和<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110">110</SPAN>萬歐元的相關設備,能源廠在2005年正式開始運作,至今沒有虧損。</STRONG></P>
<P><BR><STRONG>帕芬霍爾茨說:「我們並沒有獲利,因為機器只有一部,沒有替代機,而且維護時需要停機數星期。」</STRONG></P>
<P><BR><STRONG>由於政府支持綠色能源,村民只要繳最低限度的電費,就可以將再生能源運用在生活中許多地方。</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像是村子內不需要額外再買燃料或熱水,能源站每小時生產7百仟瓦電能和同等能量的熱能,經管線傳輸足夠分配給所有住民使用,在冬季時也能供應室內暖氣。</STRONG></P>
<P><BR><STRONG>好處吸引追隨者住民將再生的能源賣給鄰近的電網供應站,以籌措電路管線的資金,他們以每個單位17分賣出,成本只需要7分,創造每年35萬歐元的產值。</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我家每年可節省8百歐元,扣掉所需花費5百歐元,我們仍然可以存下3百歐元(約新台幣1萬2千元)。」帕芬霍爾茨說。</STRONG></P>
<P><BR><STRONG>這個以農業經濟規劃的方案,原料主要是家畜的液態糞便和農業廢料,只有在冬天時需適時補充木材以生產更多能源。液態糞便先用來製造能源,剩下的部分仍可做成堆肥,將物資利用極致。</STRONG></P>
<P><BR><STRONG>每天約有3千到5千名參觀者到雲德村參訪,也成為了村莊的另一種額外收入,現在德國計有16個村莊準備追隨雲德村的發展。</STRONG></P>
<P><BR><STRONG>總共有75%、約為140戶的村民參與了再生能源發展計畫,並且獲得很高的滿意度。</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這項新的事業所帶出的許多活動也拉近了村民的感情。」帕芬霍爾茨說。</STRONG></P>
<P><BR><STRONG>需破除公眾疑慮而EPPO計畫在泰國達勒省(Trat)象島(Koh Chang)發展節能方案,已協請該省電力主管單位統籌可行性評估,期待達成零碳島的最終目標。</STRONG></P>
<P><BR><STRONG>「儘管如此,整個計畫最困難的地方是公眾參與,如果我們要達成目標,我們需要教育村民,告訴他們可以從哪裡獲得好處,雲德村一個好的典範,因為村民本身有永續發展的概念,我想只有6成的村民具有計畫參與的行動力。」哲普拉迪特古並表示,許多生質能源計畫失敗的原因是因為缺乏原料,所以目前的推廣政策把主力放在具有永續經營能力的投資單位。</STRONG></P>
<P><BR><STRONG>EPPO最近改變了原先只補助太陽能發電的獎勵方式,將調整政府電力收購制度,預計推廣其他型態的綠色能源。</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EPPO近期也將強制車輛和電器用品標示節能標章,工廠和建築物業者規定必須配合節省能源。「這是因為自發性的方案省下的能源未達到我們的目標。」哲普拉迪特古說。</STRONG></P>
<P><BR><STRONG>關於綠能村計畫,哲普拉迪特古說:「在未來,如果要以雲德村為範例,我們必須謹慎地規劃,我們需要知道發展哪一種系統是村民願意參與的,而且對計畫具有歸屬感。」</STRONG></P>
<P> </P>
<P><STRONG>引用:</STRONG><A href="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10/131/2cr4c.html"><FONT color=#0066cc><STRONG><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http">http</SPAN>://tw.news.yahoo.com/<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article">article</SPAN>/url/d/a/100910/131/2cr4c.html</STRONG></FONT></A></P>
<P> </P>
頁:
[1]